医院污水处理必须遵守《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GB18466-2005),特别是床位数超过20张的医院或含有传染病房的医院,其污水处理站通常采用地埋式设计,或根据气候调整地面或保温处理。 医院污水处理站主要处理医疗废水,而生活废水则直接进入市政污水管网。
医院采用分流制,对不同类型的污水采用相应的处理路径。食堂排水先经隔油处理,生活污水直接进入市政管网;传染病房污水预消毒后进入污水处理站,洗衣房废水消毒后同样处理。特殊废水需预处理后才进入常规处理流程。
主要采用的三种工艺有:加强处理效果的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简易生化处理。选择原则 医院废水处理流程工艺选择原则为:传染病医院必须采用二级处理,并需进行预消毒处理。处理出水排入自然水体的县及县以上医院必须采用二级处理。
直接培养 即把污水打入好氧池内,控制好 营养源C:N:P =100:5:1 进行闷暴接种培养去别的污水厂拉来好氧池内的泥浆水倒入池内加入污水进行闷爆。然后依次水量慢慢加大到设计。
换水的方法是停止曝气,静置沉淀2h , 将上清液排掉,再投加新鲜的生活污水或有机废水, 继续曝气。换水应该每隔1~2天进行一次,每日检查污泥的 30min沉降比,当沉降比增加到10%以后,说明污泥的数量已经足够了,培养过程也就完成了。
用甘度粉末的硝化细菌投在一个2L的桶中,然后取好氧池中的水混合搅拌成液体状,并投加在好氧池中,进出水关闭两天时间闷曝,第三天缓慢进水,第七天正常进出水即可。好氧池中需要补充部分的影响物质,如碳源,氮源,磷源都需要补充一些。
其二,若没有就近购买的便利,则活性污泥可直接用粪便水经曝气培养而得到,这是因为粪便水中细菌种类多,本身所含营养物质也较丰富,细菌易于繁殖。
培菌方法:\x0d\x0a所谓活性污泥培养,就是为活性污泥的微生物提供一定的生长繁殖条件,即营养物,溶解氧,适宜温度和酸碱度。\x0d\x0a(1)营养物:即水中碳、氮、磷之比应保持100∶5∶1。\x0d\x0a(2)溶解氧:就好氧微生物而言,环境溶解氧大于0.3mg/l,正常代谢活动已经足够。
关闭污水处理生化段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并提前曝气2小时,使好氧池水中的溶解氧在2-4mg/L区间中。把甘度污水粉末状菌种倒入提前准备好的20L的水桶中,然后取好氧池的污水与桶中的菌种混合搅拌成液态状,并均匀或直接倒入正在曝气的好氧池中。
我国的污水处理发起步晚、发展快,污水处理采用的工艺主要是生化处理,常见工艺有接触氧化法、AB法、A/O法、氧化沟、SBR、曝气生物滤池、导流曝气生物滤池等。
萃取法利用可溶性废物在两相作用中溶解度不同的“分配”,回收酚类和重金属等。氧化还原法用来除去废水中还原性或氧化性污染物,杀灭天然水体中的病原菌。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生化作用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CASS工艺生化处理法 CASS工艺生化处理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方法,CASS法采用了延时曝气,降低了污泥的产率,具有良好的脱水性,降低了医院污泥处理费用的投资,而且能够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出水水质良好。
医疗废水处理目前使用较多的是化学法,医疗废水要经过多道程序处理后才能排放。处理流程大致如下:针对污水中微生物、致病菌等,可选择二氧化氯消毒剂进行水体的消毒清洁。